近日,Science Bulletin编委会和编辑部根据文章的学术质量、科学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指标,评选出13篇高影响力论文。我院周澜副教授、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盛宇波教授、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合作的论文“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against collective attacks”入选。该论文必赢242net官网为第一完成单位,周澜副教授为第一作者。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2021年,Science Bulletin影响因子达到11.78,位列全球73种多学科综合类期刊第7位,处于JCR Q1区前列。
量子科技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量子科技是国家重大战略。量子密钥分发在通信双方协商密钥,不直接传秘密信息。量子安全直接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密钥而直接传输秘密信息,即使发现窃听,窃听者也获取不了信息。2021年,尤肖虎教授、张平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Lajos Hanzo院士,美国科学院、工程院Vincent Poor院士等50位国内外通信专家撰写的《6G研究白皮书》指出:“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是高安全性量子通信协议,超越了量子密钥分配的密钥分配功能,具有窃听侦测的能力,在下一代安全通信方面将展现具有巨大的潜力”。
设备无关量子通信可以使实际量子通信设备的安全性不依赖于物理实现的可靠性,是量子通信领域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突破性概念之一。该论文首次提出了设备无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并分析了在联合攻击下的安全性。同时,该协议引入了无噪线性放大和纠缠纯化技术,不仅使得该协议无条件安全,同时可以延长安全通信距离。 该论文发表后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被引用了99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北京大学谢心澄院士撰文点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系列进展(Sci.China-Phys. Mech. & Astron.,63, 230361(2020)),将其列入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代表工作。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国际权威西班牙Acin教授在论文(Quantum 4,260 (2020))认为该工作采用了标记单光子的方法克服光子的丢失。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Ralph教授是无噪线性放大理论的提出者,他在最近发表的量子态放大论文(Phys. Rev. Lett.128, 160501 (2022))引用该论文,指出无噪线性放大已经用于安全量子通信。
周澜副教授论文的入选,是学校和学院领导近年来对青年教师高度重视和培养的重要成果,同时为推进我校的物理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撰稿:陈振;初审:普勇;编辑:赵春梅;审核:朱皓)